阅读:0
听报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西元2020年11月22日,岁在庚子孟冬上浣八日,为豫章蔡定剑先生赍志而殁十周年忌日。是日之古都朔气初临,暖阳犹照,先生至爱哲嗣等将北上昌平墓祭;而余则独坐书案,撰文为祭。
前日值“蔡定剑宪法学教育 基金”年度颁奖典礼,先生好友李楯先生问:若鲁迅遭遇己丑,将如何?若蔡先生遭遇庚子,又如何?李先生问而不答,然发人深省。
蔡先生首为教授,本职乃传道、授业、解惑。先生若健在,势将续掌杏坛,“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十年往矣,弹指之间,“蔡定剑宪法学教育基金”秉承先生遗愿,如和风化雨,奖掖后学,润物无声。据典礼披露,仅庚子一岁,即收文百八十余篇,均出自海内多所高校。获奖后生均表称感念先生,且认同、追随“蔡定剑精神”,诚哉斯言。
余亦知先生初创之宪政研究所薪火相传,早岁获奖者中不乏有人崭露头角并赓续先生志业而执教鞭。春泥护花育新枝,新枝再发报春泥,先生之德泽广被——转型中国之“关键少数”必出其中,其任不亦重乎?其道不亦远乎?
先生亦为公共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本为现代弘道之“士”,以专业立场关怀、介入公共议题,引领社会风气,浩然有救世意,穿行于“问题”与“主义”之间,并付之理想、情怀、抱负于行动。十年间,此群体曾被别有用心者施以污名;然究其本意,先生虽非慷慨大言之人,但若健在,则必抱“温和而坚定”一以贯之。
如,首善之地如何开放包容,消除诸种或明或暗之门槛,以成就五湖四海之追梦人?又如,如何保障社会危机“吹哨人”无后顾之忧,及时预警,从而避免付出沉重代价?再如,强力肃贪之举如何不沦为清除异己之术,并将吏治清明转化为文明制度之果?还如……
先生之逝诚为国之所憾者,平台之失也。众所周知,先生早年置身宦海,载沉载浮;挂冠之后犹能广结善缘,汇聚政学各界英豪,于具体问题中诊脉转型中国,以尽绵薄。然身后十年,先生昔日故旧多有登高位者,却鲜闻其声如故于江湖庙堂。小子谫陋,举目四望,不由得心生慨叹:世间还有先生乎?世间难有先生矣!先生之逝即平台之逝也欤!
余犹记初识先生,时在癸未,因其时论集《黑白圆方》问世。先生生前,感情常赋予笔端,文章常见诸报网,多为不刊之论。集腋成裘,遂成众望。时过境迁,毋庸讳言,庚子中国与庚寅中国,已是恍如隔世、换了人间,以致时人多慨叹“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但诚如何兵教授所曾言,“一切皆变,一切皆流淌,但有一不可弃者,即对正义之追求,即对司法之信仰。”故以媒体角度观之,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若先生健在,其文或难见诸公论(甚惭!甚残!!甚惨!!!),然笔耕之志绝非时势可泯,藏于深山、传于后世,亦无悔矣。
前日颁奖典礼,一后生感言令人动容。其辞曰,先生毕生之宪政理想,“不能于一代人之努力中实现,但将于一代又一代人之努力中实现。”此令余忆及当年先生安葬之时,其哲嗣克蒙首填封土后,众人合力填培封土而顷刻墓成之事。遥遥回望,两厢呼应,当可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铭曰:
十年生死两茫茫,桃李纷纷报豫章。
薪尽火传风正好,人间大道是沧桑。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