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519日的一场大风,带走了四条人命。其中一位逝者是北漂不到一个月的外卖小哥,大风天送货途中被树砸中身亡,身后留下三个幼子和年迈高堂。这样的故事见诸媒体报道,读来令人黯然神伤。

事后,笔者在街头看到,北京市相关部门开始行动,组织工人加固尚未壮大的路边树,修剪可能影响行路安全的树枝。亡羊补牢之举说明相关部门正视现实,采取措施补救并预防悲剧重演,值得肯定。

但是公权力仍然需要检讨。这是因为,在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中,公权力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为市民提供安全的社会环境,让社会公众安心与自信。毕竟,对于四个家庭来说,悲剧已经发生;对于社会公众而言,隐患仍然存在。

更值得反思的,是行政机关处理类似事件的模式。行政权与司法权不同,应当是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等待。重事后亡羊补牢,轻事前未雨绸缪,这样的状况必须改变。

比如,火灾的发生需要可燃物、氧气、燃点等基本条件,一场火灾发生之后,消防救援会较快到位,救人灭火。不过,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未被及时处理的消防隐患:公共空间常堆积各类可燃物,消防通道被堵屡见不鲜,甚至有的居民私搭乱建堵塞逃生通道。如果消防隐患能够通过公权力的有效治理或者社区自治等方式被及时处置,悲剧又如何屡屡上演?

回到这次大风事件上来。北京高楼林立,那些户外广告牌等高空悬挂物,同时也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它们是否都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和商家的加固?是否能确保行人在大风等极端恶劣天气下的通行安全?这次没有被报道出广告牌等高空悬挂物所导致的悲剧,究竟是常态还是偶然?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在两千多万人口的首都,将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远比事后救济更重要,这是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课题,无论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还是社区和公民个人,都有很重要的功课要作。

话题:



0

推荐

陈宝成

陈宝成

52篇文章 1年前更新

财新记者

文章